很多人以為牙齒健康只影響吃東西和外觀,其實不然。牙周病除了會造成牙齦紅腫、流血、牙齒搖晃,還會默默影響到心臟、血管、糖尿病控制,甚至失智風險。牙學堂這次要用簡單的方式,帶你了解牙周病到底是什麼、為什麼會危害全身,以及該如何預防和治療。
一、什麼是牙周病?為什麼要注意
牙周病的發展過程
階段 | 常見狀況 | 不處理會怎麼樣 |
---|---|---|
牙齦炎 | 刷牙時牙齦出血、牙齦紅紅腫腫、輕微口臭 | 改善清潔就能痊癒;若不理會,可能進一步惡化 |
牙周炎 | 牙縫變大、牙齒看起來變長、牙齦退縮、牙齒鬆動 | 骨頭漸漸流失,嚴重時會掉牙 |
牙周病通常是因為牙齒和牙齦交界的地方堆積了細菌黏膜(俗稱「牙菌斑」),久了變成硬的「牙結石」。這些細菌會讓牙齦發炎,如果不及時處理,就會破壞牙齒的支撐骨頭。
為什麼我們要特別注意?
- 根據衛服部研究資料顯示,台灣有高達 八成 的成年人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,其中將近一半屬於比較嚴重的狀況。
- 隨著年紀增加,牙周病會越來越明顯,年輕時只是流血或口臭,中年以後可能變成牙齒搖晃甚至脫落。

二、牙周病與全身健康的關係
牙周病不是只有牙齦腫而已,它的細菌和發炎反應會透過血液,對全身造成影響。
常見影響到的疾病
疾病 | 與牙周病的關係 | 研究發現 |
---|---|---|
心臟與血管疾病 | 牙周病細菌跑進血液,可能讓血管變硬、阻塞,增加心肌梗塞或中風的機會 | 有研究發現,牙周病患者得到心臟病或中風的比例更高 |
糖尿病 | 血糖控制不好會讓牙周發炎更嚴重;而牙周病本身也會讓血糖更難控制 | 有些研究顯示,治療牙周病後,血糖指數能稍微下降 |
其他 | 包含失智症、孕期併發症、呼吸道疾病等,都可能和牙周病有關 | 雖然因果關係還在研究,但牙周病會讓這些疾病的風險提高 |
為什麼牙周病會影響全身?
- 細菌進入血管:發炎的牙齦就像破口,細菌有機會跑進血液,影響心臟和血管。
- 慢性發炎:牙周病長期存在,會讓身體的「發炎指數」變高,間接影響血糖和血管健康。
- 自由基與壓力:發炎會產生對細胞有害的物質,長期下來會破壞身體。
- 生活壞習慣重疊:抽菸、熬夜、吃高糖食物,既會讓牙周病惡化,也容易造成其他慢性病。

三、牙周病的警訊
常見症狀
- 刷牙或用牙線時常常流血
- 牙齦紅腫、刷牙或咬東西時覺得敏感
- 口臭久久不散
- 牙縫變大,卡菜渣變多
- 牙齒看起來「變長」了(牙齦萎縮)
- 牙齒感覺鬆動
- 牙齦流膿
高風險族群
- 抽菸或長期嚼檳榔
- 糖尿病患者
- 中年或年長者
- 刷牙不確實、不用牙線的人
- 飲食偏甜、常喝含糖飲料
- 壓力大、睡眠不足

四、如何預防與改善牙周病
日常保健方法
習慣 | 建議做法 |
---|---|
刷牙 | 早晚至少各一次,最好是吃完食物就進行刷牙,牙刷刷毛朝牙齦 45 度角繞圈圈,每顆牙齒需要2~3分鐘,並在牙刷刷毛開岔就換牙刷 |
清潔牙縫 | 使用牙線或牙間刷,不要只依靠牙刷 |
飲食 | 少吃甜食與含糖飲料,多吃蔬果、攝取足夠鈣質與維生素 C |
生活 | 戒菸、少喝酒、保持規律運動與充足睡眠 |
專業協助
- 定期檢查:每半年一次口腔檢查
- 洗牙:清除牙結石,通常健保給付每半年一次,特殊情況可能可以有3個月的間隔
- 牙周治療:若已經進展為牙周炎,可能需要進一步的牙周治療、手術、甚至補骨植牙
- 維持治療:治療後必須持續追蹤,避免復發
五、早治療 vs 晚治療的差異
項目 | 及早處理 | 拖延不理會 |
---|---|---|
治療方式 | 只要洗牙、改善清潔習慣即可 | 可能要動手術、甚至植牙 |
花費 | 費用低、過程較簡單 | 費用高、時間久、恢復慢 |
口腔功能 | 咀嚼、外觀正常 | 牙齒掉落、咬東西困難 |
全身健康 | 減少心血管病、糖尿病惡化的風險 | 慢性發炎持續,增加全身疾病風險 |
六、我們能夠一起努力的方向
診所可以提供的服務
- 定期檢查時,為每位患者做牙周檢查與評估
- 教導患者正確刷牙與使用牙線的方法
- 根據患者狀況安排回診追蹤
- 解釋牙周病與全身健康的關聯,讓患者能夠預防勝於治療
你能做的事
- 留意刷牙時有沒有流血或牙齦腫脹
- 養成每天使用牙線的習慣
- 少抽菸、少喝甜飲,改掉壞習慣
- 每半年檢查一次,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
牙周病不是「小問題」,它和身體許多疾病息息相關。如果忽略,可能會讓你失去牙齒,還可能增加心臟病或糖尿病惡化的風險。最好的方法就是:及早發現、及早治療、持續維護。![牙周病不只是口腔問題 — 守護全身健康的口腔防線 牙周病不只是口腔問題 — 守護全身健康的口腔防線]()
如果你有牙齦出血、口臭或牙齒鬆動的情況,請不要拖延,趕快來找牙醫檢查。我們診所隨時準備好,和你一起守護牙齒,也守護你的全身健康。
加入LINE官方帳號了解更多